铭记历史,珍视和平--《南京照相馆》电影观后感

【作者:王霄涵   点击数:24   更新日期:2025-08-01

8月1日,基础公司组织观看《南京照相馆》,这场观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,将我们从日常的琐碎中卷入1937年南京的血色黄昏。吉祥照相馆那扇斑驳的木门后,藏着的不仅是一卷卷胶片,更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未曾熄灭的呼吸。

微信图片_20250804143840.jpg

当阿昌的手指第一次触到那些记录屠城真相的底片时,我清晰地看到他指节的颤抖——那不是单纯的恐惧,而是一个普通人突然被推到历史悬崖边的失重感。他本可以像无数麻木的灵魂一样,在日军的铁蹄下苟活,可暗房里显影液中慢慢浮现的断壁残垣、倒在血泊中的同胞,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他的良知。

老金用幕布投射出故宫角楼的那一刻,整个影院仿佛都屏住了呼吸。小姑娘金婉仪数着画面里的飞檐,声音清脆得像未被战火灼伤的露珠,而围在幕布前的人们,眼神里跳动的光比胶片放映机的光束更亮。他们中有人永远没机会踏上北平的土地,可当“万里长城”四个字从哽咽的喉咙里滚出来时,我突然懂得:所谓家国,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,而是危难时依然会为“西湖的三潭印月”热泪盈眶的本能。

毓秀擦掉口红换上粗布衣裳的那个清晨,镜中的她眼神里藏着比舞台上更烈的光。当她被迫为日军唱《夜来香》时,尾音里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像一根细针戳破了侵略者粉饰的太平

散场时天气很好,太阳暖暖地洒着,天上飘着几朵慢悠悠的云,写字楼玻璃被照得亮晶晶的,反光晃得人有点睁不开眼。可恍惚间,倒像是电影里炸坏的城墙上,好不容易透出来的光。原来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的馈赠,而是无数个阿昌、老金、毓秀,用 “再怕也要站着” 的勇气,在废墟上一砖一瓦重建的家园。




    地址:中国.河北.石家庄市鹿泉区石铜路569号
版权所有:太行城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